第七二三章 围追堵截(2 / 3)

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653 字 1个月前

切都在还在掌握之中。”董良说道。

他也是接到了新的消息,才决定休整1下,要不然他可能就要马不停蹄地赶到南京城了。

“真是没有想到,这个杨秀清会做出如此无耻之事。”彭玉麟不忿地说道。

“杨秀清是个有魄力的人,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。不过他还是目光短浅了,为了小利,不顾大义,你看着好了,我会连本带利,让他将得到的好处都给吐出来,留给他蹦跶的时间不多了。”

“雪琴,安南和广南的情况现在如何?”

董良并不担心交州,因为交州已经按照华族的模式完成了改革,进入了稳定期。

到是安南依然保留着原本的制度,官员也大都是安南人。广南又有1个威望极高的阮知芳。

如果可以的话,董良并不想用这个阮知芳,无论他多么有才华。

但是现在只要他的1份信任,就能够白白得了湄公河3角洲地带,董良无法拒绝这个送上门来的好处。

“元首,广南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好,土地改革1开始还遇到了1些阻力,但是都被成功镇压了,当地的百姓没有乱起来,乱的只是个别的大家族。阮知芳在普通百姓中非常有威望。他站出来配合军队行动,老百姓就站到了军队这边。”

董良点头,他对这个阮知芳的了解还是太少了,不过可以参考国内的1些寒门文人。

这些人有1些小小的傲娇,也有能力,心中装着大义,胸中是1腔正气,认死理,会为了自己的信念义无反顾。

这个阮知芳不知道究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。

“雪琴,你有空多与这个阮知芳交流1下,回头我会让福州派1些官员到广南,到时候你送这些人去上任。安南和广南还是以稳定为主。南掌那边就按照我们与暹罗的约定来办。该是我们的,我们坚决要拿过来。湄公河的开发乃是重中之重。只要这条河流开发好了,那么中南半岛就能够与中原牢牢连接在1起。”

董良与彭玉麟的沟通非常容易,因为彭玉麟总能够在第1时间领悟董良的意思。

“元首,我明白,这段时间,南方要以稳定为主,这段时间我在安南转了转,其实问题不少,与满清朝廷治下差不多,主要是吏治的问题,我办了几个人,治标不治本,主要还是让其他人收敛1些。我们也不能让百姓觉得自己现在过得不如阮福时那个时候,太大的动作也不能做,以免引起这些人的过激反弹。”彭玉麟汇报道。

董良点头,他同意彭玉麟的做法,为什么要留着1个中圻给安南,其实就是给这些保守势力1个庇护所,1个退路,暂时稳住这些人。

先将他们的生存空间压缩到中圻,等到最后想要收拾的时候也容易得多。

“接下来1年,我们的工作可能都要放在北方。我有1种预感,克里米亚的战事很快就要结束。那些洋人不会给咱们留下太多的时间。”

董良1直都在准备着西方势力的反扑,现在他们收缩了回去,因为内部的问题。

但是那边也不缺少聪明人,肯定会有人看懂全球的形势。

1旦华族崛起,那么东西方之间的矛盾就将上升为全球的主要矛盾。

因为英国人主导的世界秩序,基础是殖民以及与东西方的贸易。

他们要将整个东方都变成他们廉价原材料的供应地以及商品倾销地。

霸权的本质还是剥削。剥削就是按照霸权着的需求来对那些被剥削者进行分工。

而现在英国人的工业水平其实也不是太高,很容易就能够被人追上。

再加上西方各国的体量都不是很大,他们1定会对华族的崛起产生警觉。

“元首,属下会为华族守好南疆,尽可能地多收集粮食,支持北方的战事。”

董良苦笑1下。

击败满清很容易,怎么处理好北方的烂摊子才是大问题。根本的问题在于粮食,有了粮食,什么事情都好办。

北方的百姓现在已经连续多年处在饥饿的状态。1不小心就会跟明末1般,北方大乱。

华族纵容太平军占领关中,其实也是想要杨秀清为华族分摊1点负担,华族可以先收拾满清,然后再去处理西北的事情。

“元首,假如洋人要是提前对我们进行干预,兰芳和广南都是首当其冲。我这里会做好备战的准备,兰芳那边您也要让他们提前准备起来。”

这1点彭玉麟能够想到,董良自然也能够想到,他早就已经给董兴福下了命令,让他在兰芳积极练兵。

南洋纵队还可以继续扩充,兰芳守备军、抓哇守备军以及巨港守备军也要尽快建立起来。

黄德美这次在巨港表现非常抢眼,他带领反抗军在南洋纵队还没有到的情况下,就已经将巨港的荷兰人给缴械了。

靠着手中的那点反抗军便占领了西苏门答腊岛东部。

董良对这支队